听着刘邦的疑惑,刘恒一时间脑子有些转不过弯。
但他并未询问,而是认真思考。
现在的刘恒当然还不是那个超级老油条汉文帝,但一个人基本的思维框架其实在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定型,后面的一生都是在给这个框架填充经验。
刘恒迅速就明白了刘邦的意思。
削藩当然是要下旨的。
但问题是,刘启并没有得到开国功臣集团的支持!
大汉两大势力,诸侯王和军功集团。
想要对付诸侯王,就必须要得到开国功臣集团的支持,才能事半功倍。
刘恒当然也知道,晁错已经在不余遗力的打击开国功臣集团了。
但削藩旨意下达时,刘启才刚刚登基三年。
三年时间,在有薄太后庇护的情况下,刘启显然不可能真正让功臣集团伤筋动骨。
那么,功臣集团就一定还掌握了西汉朝廷内部相当巨大的一股势力。
功臣集团是怎么来的?
那是陪着刘邦打天下,用命博出来的。
这意味着,功臣集团在军队中会有很强悍的力量和影响力。
没有功臣集团的支持,后勤能不能充足?军队能不能听话,有没有战斗力?
这些,都是要打上大大问号的。
而刘启,竟然在得不到功臣集团支持下就悍然削藩。
这,简直太蠢了!
想通了这一点,刘恒顿时哑口无言,忍不住叹了一口气。
“这个刘启,他爹,咳,我的布置他是一点都不明白啊。”
萧何陈平对视一眼,都摇了摇头。
事情涉及到功臣集团,这两位功臣集团的领袖人物自然也不方便开口说话。
但对刘启的处理方式,那是非常不以为然。
刘邦怒气冲冲地开口道:
“刘启就是个蠢材!”
“他娘的,朕当年打项羽,还要集合全天下的诸侯去打。”
“他自己连臣子都团结不了,就去削藩?”
“这晁错也是脑子坏掉了,这么点政治头脑都没有,还当什么御史大夫!”
“法家的人就没有一点政治智慧的吗?”
听着刘邦的怒骂,刘恒也是不由有一种扶额的冲动。
刘邦瞪了一眼刘恒,怒道:
“回去教一教刘启,让他有点脑子!”
刘恒汗了一下,道:
“父皇,儿臣如今这个儿子刘启,和金幕里的刘启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。”
刘恒现在的嫡长子刘启,是萧何的孙女萧氏所生。
金幕中的汉景帝刘启,是窦太后窦漪房所生。
母亲都不同,只是名字一样,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?
刘邦闻言,也愣了一下。
过了几秒钟,刘邦才哼了一声,道:
“总之,教好这个臭小子就是了。”
金幕中,视频继续播放着。
【在接到了圣旨之后,吴王刘濞很快打出了“诛晁错,清君侧”的旗号,率领兵马北上。】
【随后,楚王刘戊、赵王刘遂、胶西王刘卬、胶东王刘雄渠、济南王刘辟光、济北王刘志六人纷纷响应。】
【由于共有七个诸侯国造反,故而称为“七国之乱”。】
【面对着这种情况,刘启和晁错并没有慌乱。】
【正如晁错在《削藩疏》中所言,“今削之亦反,不削亦反”,这对君臣早就已经意料到了七国造反的情况。】
【事实上,谋反的力量甚至比这对君臣所预想的还要更小一些。】
御书房中,晁错对着刘启道:
“陛下,齐王刘将闾秘密派人送来信件,声明对朝廷的忠诚,希望朝廷能尽快出兵支援齐国,以免齐国被其他叛乱诸侯国攻克、挟裹。”
“齐王居然没反?”刘启明显有些意外。
战国时代的齐国就是非常着名的强国,论名声之大可以和秦、楚并肩。
西汉建立后,刘邦将庶长子刘肥封到这里当齐王。
刘肥的齐国基本沿用了战国时代齐国的疆域,也是汉初顶级的诸侯国。
但等刘邦死去之后,吕雉、汉文帝对齐国进行了分化打击,直接从齐国内部分出了胶东、胶西、济北、菑川、济南、城阳六个诸侯国。
所以本该和吴国、楚国相提并论的强大诸侯国齐国,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臭弟弟。
刘启想了想,也没把齐国当回事,便道:
“朕已经下旨召集兵马了,只要大军一出,这些造反的诸侯就可以被全部平定!”
刘启还是很有信心的。
这三年时间里,刘启对大汉朝廷的实力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。
只要能完整发动大汉朝廷的实力,别说只有七个诸侯国了,就是全天下的诸侯国一起反了,刘启也有必胜的信心!
刘启心情愉快地对着晁错说道:
“爱卿,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地发动军队,咱们的大业就可以彻底实现了。”
晁错也是非常激动的开口道:
“只要陛下能平定诸侯王的叛乱,接下来就可以顺势将那些功臣集团的大臣们全部罢黜。”
“等真正忠于陛下的法、儒之士进入朝堂成为主流,接着便是对匈奴的反击。”
“陛下您将会成为大汉的始皇帝,超越高祖和文皇帝的存在!”
刘启被晁错说的这些话弄的激动不已,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大汉第一皇帝的名号,似乎已经在向刘启招手了!
宋朝世界之中,赵匡胤哈哈一笑。
“这个汉景帝毕竟还是刚刚当上皇帝,还是天真啊。”
太子赵德芳坐在一旁,若有所思地开口道:
“儿臣突然想起来,在历史书上,对诸侯起兵初期西汉朝廷方面的记载很模糊,几乎没有啊。”
“只有那件事情之后,又变得详细了起来。”
赵匡胤嗯了一声,淡淡道:
“所以你知道朕为什么会把大宋的制度设计成那种麻烦的样子了吧?”
“呵呵,朕不知道麻烦?”
“但麻烦,也有麻烦的好处!”
赵德芳身体一震,随后恍然大悟。
“父皇高见!”
这一刻,赵德芳觉得自己对帝王之道的理解又深入了一点。
大明世界之中,朱元璋笑呵呵地看着朱高炽。
“高炽啊,你有什么想法什么?”
朱高炽若有所思地开口:
“儿臣似乎明白为何此人会死了。”
朱元璋嗯了一声,淡淡道:
“这就是朕为何要废掉丞相制度的原因之一。”
“哼,堂堂皇帝,搞成这么狼狈的样子,不像话!”
“只不过,嘿……”